雲谷御制康國法藏開宗華嚴聖境圖
法藏,字賢首,俗姓康,出生於康國。生於唐貞觀十七年,終身精研華嚴,開宗華嚴,創立華嚴宗派,華嚴五祖之一。
後世被譽為康法藏、康藏、康藏國師、賢首國師。据文獻記載,十六歲發願燃指法供,誓悟宗乘。
法藏先祖為康國丞相,祖父輩起遷入長安,其父親康謐,出生長安,任唐朝左衛中郎將。
法藏與智儼座下研修九年,為智儼門下優秀弟子之一。法藏為中國華嚴宗體係的建立者,同窗義湘為新羅華嚴宗初祖,兩國華嚴開宗同出一師門下,為宗教史上佳話。
總章元年,法藏於智儼座下出家,稱此賢者注於華嚴,蓋無師自悟,紹隆遺法,其惟是人!
隨後,法藏在大德推薦下,應敕於太原寺剃度並任方丈。四年後,武則天降旨,令京城十位名僧為法藏授具足戒,成為正式比丘,賜號賢首,稱“賢首國師”初為沙門,為使武則天契入華嚴境界。
聖歷一年,新譯 [ 華嚴 ] ,詔令法藏於洛陽佛授記古刹宣講,深得武則天賞識。
中宗下詔曰 :
法藏 傳無盡之燈 光照暗境
揮智慧之劍 降伏魔怨
法藏初講華嚴,前後共講三十餘次華嚴,曾先後為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人講學,因被譽為“五帝門師”。
法藏專宗華嚴,唐代建構華嚴的龍象,也是中國玄學體係的最後構建者,其理論學説與智顗的天臺哲學,稱是中國宗教理論之雙壁。
宋明理學,通過禪學、華嚴禪,間接受到了華嚴派的影響。華嚴義學中的理事圓融論成為宗教哲學與中國傳統思想互融的重要理論,宋代程朱理學甚至直接傳用理事、理氣等作為哲學思考範疇。
法藏思想對日本、韓國的華嚴宗影響均較之深遠。以法藏華嚴教義學為理論基石的華嚴宗派法脈,迄今為止仍然活躍在日本、韓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