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係我們
禪畫院地址: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湖景大道12號莞非展貿中心3號樓119室南宗禪畫院院辦
辦公室電話:13257514812
【無門心灯--- 南宗襌畫】卷

 【無門心灯--- 南宗襌畫】卷


南宗禅画是中国禅宗修禅者用禅定智慧传达禅悟的艺术,也激发了唐宋以来中国绘画的新纪元。

 禅画起于五代,盛行于宋元,下及明清,仍选遗其馀韵,主要题材:[祖师、高僧、禅师的生平事迹,包括悟道或调心的过程]

禅宗公案故事,以假借物相,以寓意禅机。间亦有作佛菩萨像,或罗汉尊者,则多以显示禅悟自在,变化多端,多表现梵刹世

外之界。



 焚香禅舍,蒲团禅坐,入定泼墨素绢,自然天成,以传达梵天所到之处,非参禅修悟是难以做到。

 五代两宋是禅画兴盛时期,随着禅宗的兴盛,禅法更广泛而深入的体现在禅画中,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专业的绘事的禅林高僧

禅师,这些高僧禅师都是以禪入画,他们超尘脱世,逸笔卓然,其中最具代表性 高僧 :巨然、贯休、法常、玉润、弘仁、石溪

、元济。居士中最具代表性居士:石恪、苏轼、梁楷、净名居士。



贯休禪师是五代前蜀禅僧,他的罗汉梵像奇古,坐禅入定,定中而来。研究【宣和画谱】

其他笔下的禅画,在虚灵、幽浄、清远之中画艺以出三界。

 巨然禅师的【秋山问道图】,给读者观后虚静、幽远、空灵,浄心的感受。

 南宋,法常禅师,是南宋禅画的中坚人物,禅僧画派的典范代表。法常禅师为径山寺无准师范禅师的法嗣,其笔墨枯淡,格调

净逸,不随时俗,不拘法度。



 南宋以后,禅画的盛气随着禅宗的衰败而开始跌落,此时文人画逐渐兴盛起来,文人墨戏渐渐替代了禅画,虽然文人的美学观

念总自觉地趋于禅意,但总的来说文人的精神认知层面终究与禅不可同语。

 元以后,文人画虽亦格调高清,气韵雅逸,但更多的气息还是文人的情怀,元四家都曾参禅习佛,因而品味不俗,其中浄名居

士[倪瓒]最上,早年修习禅门,其画净人清,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能有【逸笔】之法,其画格为【逸品】。



明代禅画零星散落,明四家的作品虽亦超逸可,还是文人的情调与禅画类比,也偏俗境。

 董其昌是【松江画派】的领军人物,号香光居士,独好参曹洞禅,在读了【宗镜录】之后豁然有悟,于是游心禅悦。

 他以禅宗南北宗将山水画分为南北二宗,重视笔精墨妙,同时强调:【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

 清初,出现【四大高僧】,他们在历史上地位非常瞩目耀眼,对后人影响极大,他们的造诣超出了【俗界】,难以触及的高度,

处于历史时期虽然受政治的影响,但每位高僧都尽显了强烈的个人风格。

 弘仁禅师,是四僧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开宗立派的代表,他开创【新安画派】而后又开创【黄山画派】。

 他的每一幅禅画都是在【禅定】的状态下完成的,其画风凊凉;冷隐之美,绝非一般画家能及。

 弘仁禅师,安微歙具人,顺治四年从古航禅师为僧,其画师法雲林,气息也最近似,只是弘仁禅意更纯正。